课题导航

红色基地

红宫、红场旧址

时间:2018-11-14

红宫、红场旧址

 

 

图1红宫旧址

 

 

图2红场旧址

  位于海丰县城红场路中段,座北朝南。总面积24071平方米,其中红宫面积1850平方米,红场面积22221平方米。

  红宫原为孔庙,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1927年10月下旬,在中共东江特委彭湃领导和南昌起义军改编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第四团帮助下,海陆丰人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11月1日再克海丰县城,先后在孔庙举行两次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当时,会场和县城街道都粉刷成红色,孔庙遂改称红宫。

  红场故址原为明代社仓的东仓,民国时期荒废,俗称东仓埔。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干群实行礼拜六义务劳动,开辟成广场,命名为红场,可容纳1万多人集会,场内建有演讲台、俱乐部等,建有大门,装饰浮雕线条花纹图案,门额有"红场"二字的浮雕,两旁对联为"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建成以后成为群众集合的场所。

  1956年,中央拨款对红宫、红场进行修缮,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红宫、红场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5年国家文物局再次拨款修缮,恢复原貌。

  现红宫正殿按1927年11月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场原貌布置,中间安放彭湃塑像,两廓陈列农民运动和苏维埃时期文物。红场比原来略有扩大,讲台和大门也依原貌重建,"红场"二字系原迹拓塑,但对联至今没有配上。1992年,在红场中央立彭湃铜像。1993年,在东侧建红二师和红四师纪念亭,亭内有碑,正面分别刻聂荣臻元帅题写的"红二师纪念亭"和"红四师纪念亭".背面碑文分别记两师来海丰的时间及创建、保卫、扩大海陆丰苏维埃区域的功绩。

  2005年,红宫、红场旧址被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为广东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